南洋书院多措并举开展“第二课堂”系列活动
学生王嘉铭说:“这些课程不仅使我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而且给我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启迪,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传统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追求美好未来的信念和决心■★◆。■★■◆◆■”
学生陈紫菡分享到■★■◆■★:“万象之美课程,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老师和同学们的分享如同山间清泉,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特别是星河山川之美课程上的分享,无不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点燃了我对户外探险的渴望。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够亲自踏上这些山川,去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去体验那份只有在山巅才能找到的宁静与自由。”
◆★◆■◆“无运动■◆◆◆,不青春■★■◆◆★;无文艺■★★★◆■,不生活”,未来南洋书院将不断探寻新颖的文体活动形式,打造好“体育活动”与“文艺活动■◆★”的第二课堂,激励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全面发展,以昂扬的斗志投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本次访学交流为南洋书院和珍禧书院建立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南洋书院“第二课堂★■★”建设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两书院后续将建立稳定的互相访学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提升育人工作品质■◆,组织安排学生赴对方书院进行短期访学、文化参访等活动,为学生拓宽视野、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共同探索教育创新之路■★★◆■■。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充分激发同学们的运动热情与文艺创造力,让同学们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不忘加强身体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南洋书院在本学期组织开展多场文体活动■◆,打造阳光活力的书院氛围★★★。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促进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南洋书院将以高校内外第二课堂教育实践资源互联互通互补的形式,持续推进书院“第二课堂”建设,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为将教育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南洋书院积极联合学校内外资源,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在实践中增强对国情和社会的认识◆★■、拓宽视野★■■★◆、增强本领搭建起多元的平台。
为深化南洋书院与澳门大学珍禧书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建设,提升★★★◆“书院制”育人成效★★★,加强学生组织创新发展,开拓学生视野★◆■■■★,2024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师生一行十二人赴澳门大学珍禧书院开展访学交流工作★◆★。
为增强书院学生对就业状况和行业发展形势的了解◆◆,拓宽眼界视野,明确兴趣方向,为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南洋书院持续举办校企交流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企业、学思践悟★★◆◆■■。
学生马丽冰通过此次访学对未来有了更明晰的规划,她分享到:“回到学校后,我在心里许下了两个愿望,一是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只有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二是将积极主动化为习惯,在课堂和生活中积极表达自己,与他人交流,传递友善■■★★,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学期第五周以来★◆■■,南洋书院开设“万象之美”综能课,辅导员老师们以★■◆“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从春天启程,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寻找美、认识美、体验美★■■,发现世界之精彩,感悟宇宙之璀璨★■★◆★◆;第九周以来◆★◆■◆★,南洋书院还推出了“趣觅■■■■”朋辈综能项目,公开选拔书院优秀本科生作为主讲人,主题由学生自主设计、主动申报,打造开放式讲坛,帮助同学们在砥砺志趣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志愿服务活动是“第二课堂”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未来书院将继续举办好已有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并探索建设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志愿服务新形势◆◆★★◆◆,带动更多青年学子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培养责任意识,以青春之力量助力社会之发展◆◆★,推动书院教育提质增效。
本学期以来,南洋书院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多元化发展,不仅结合重大节日、学生日常生活开展了“雷锋月★★◆■”志愿服务进社区、“萤火守卫”■★◆◆■“劳动包干”等志愿服务活动,还打造出■◆◆◆★★“梦想课堂■■★■◆◆”“美育课堂★◆■◆■★”“困境儿童守护者★◆◆★”“景区护卫队”“星空足球、篮球队”等书院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诸多志愿服务活动接连举办、参与人数众多,得到了三秦学子陕西学联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的多次报道★◆。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同学们进行暖心支教、图书传情、文明守卫◆■◆◆、实践寻访等,不断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传承西迁精神★★,为文明校园、和谐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访学调研中,双方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与学生组织建设探讨了书院建设理念、育人特色实施细节、学生组织工作模式和校园生活进行讨论,并参观了澳门大学校园◆★★◆◆,在亲切交流中取长补短,共研共进。为深入探寻澳门发展历史,南洋书院师生还参观了独具澳门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在文化瑰宝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之中,感受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带给澳门独特的魅力◆■,并在文化交融中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年一代深入了解、学习并保护这些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以及如何引导青年在守正创新中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连续两场校企交流活动是南洋书院以校企交流打造“第二课堂”的成功实践,未来■★◆★■,南洋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校企交流活动◆◆■■■■,为学生深入认识优秀企业、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同学们在实践中认识时代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走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互学共进,赋能成长★◆◆。
为不断深化◆◆“劳动教育”理念,以劳育德,以德树人◆◆■◆■,南洋书院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加强同学们的理想信念,使同学们将所知所学付诸实践,以青春之我弘扬西迁精神、勇担时代重任。
下一条◆◆■■:西安交通大学举办《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宣介会暨学术交流会
★■“趣觅”综能项目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目前已征集到电影鉴赏、健身入门◆■、旅游文化、经典阅读◆■◆◆、体育竞技等近10名同学的项目主题■■★,经过层层选拔,电气2112班的宋景鸿成为首期项目主讲人,以“电影,艺术与现实——《钢的琴》赏析◆★◆■★■”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鉴赏课程。本次综能项目通过跨学科交流的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展示自我才华◆■◆★■、交流兴趣爱好◆■、感悟文化真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新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
3月至4月,南洋书院组织师生参与全民跑步、校运会项目院内选拔■★★★◆、■■“龙腾杯”篮球赛、西安交通大学篮球春季联赛、快乐樱花跑◆■、足球春联、第十届★★★◆“书院杯★◆■■■”综合棋牌类公开赛等系列体育活动;举办了春日嘉年华、★◆“凤舞纸鸢■■,放飞春天■◆■”风筝节、阳春灯谜节等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得到了南洋书院学生的积极响应★★◆★■,也吸引了全校各书院■★■、各专业的同学们前来参与。在运动中◆■■,同学们挥洒汗水,燃烧激情★★◆◆■◆,强健体魄,振奋精神;在文艺活动中,同学们展现才华,陶冶性情,感受生活美好。同学们在活力与创意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
学生武雨菲分享到:“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次澳门之旅,我愿意用‘一半是璀璨,一半是诗篇’这句话来描述,这句话中不仅涵盖了澳门城市的独特魅力,也涵盖了本次研学之旅我的满心收获。这段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知识之旅◆■■◆★,更是一次心灵之旅,是在我心间牢牢扎根的种子■■◆◆◆,这颗种子◆■■◆■◆,名为温暖与力量,也名为责任与期盼■■。”
本期“万象之美”综能课程包括古典艺术之美、星河山川之美、碑林石刻之美、数学学科之美◆★◆◆、中国古泉之美◆■★◆■、微观世界之美◆■■■◆、诗意栖居之美和音韵律动之美8个专题,共计16学时,课程容量为80人,截至目前四个专题已经结课,课程效果良好,学生反响热烈。在课程中★■★■★,同学们领略自然的美景,感受科学的深邃,体悟艺术的魅力,逐渐培养起独立的审美意识★◆★◆■,不断增强对自然、社会与世界的理解与认识。
本次“万象之美■■★■■”综能课程和“趣觅★■■◆■■”朋辈综能项目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审美能力、思维拓展、情感熏陶等方面的个人素养和能力◆■,近期★★■,南洋书院与电气、电子、微电子学院共同研发升级“第一份科研报告★◆”综能课2.0版本◆■■★,将于小学期开展覆盖2022级全体学生的第二课堂科研训练。后续南洋书院将持续推出更多精彩的综能课程,打造精品综能课程◆★★◆,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情动人,丰富“第二课堂◆◆◆”学习与实践内容,助力南洋学子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华章■◆■◆。
在组织书院师生前往西安新东方大厦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详细了解了各企业单位的发展历史、核心业务■◆、企业文化、荣誉成果★◆◆★■★、岗位薪资、福利待遇等,与企业员工亲切交流了工作体验★★★、收获感悟等◆★■★。宝贵的参观学习经历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帮助大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也激励着同学们在未来继续努力,不断夯实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持续锻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