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高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这家公司站“C位”丨“沪市新质生产力巡礼”系列报道
随着传统产业和新兴板块双重发力,今年以来艾迪精密业绩“更上一层楼”■◆■★。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21.12%;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0.15%。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中★★◆★◆■,工业机器人被定位为四大核心业务支柱之一。
“艾迪精密自2003年成立起★■★■■,便深耕精密加工技术■◆★■。例如◆★◆◆★★,下游工程机械行业对加工精度■★★、材料耐用性等标准极为严格◆■★,这持续锻炼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公司也将这些技术运用于要求更为严苛的RV减速机制造◆■★■,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质量和耐久度。◆◆”艾迪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03年公司成立至2015年机器人业务板块诞生■◆,艾迪精密在金属精密加工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难以被同行业其他公司模仿。
为此★◆,该企业向艾创科技提出定制需求★■◆★★■,希望能提供一款适用于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研发、测试等环节后,2022年11月,艾创科技360公斤负载的工业机器人成功面世■★★■■,完成了负载300公斤以上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替代。
“这款机器人的问世★■,填补了国内负载300公斤以上工业机器人量产的空白★■◆◆■◆,并能为下业带来显著的降本增益效果★■★■,真正实现了柔性生产◆◆★■■■。”刘杰说,研发过程中,公司突破了两大核心技术:大扭矩RV减速机和多轴同心高精度传动。其中,RV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成本占机器人的30%以上,研发和制造环节几乎被海外企业所垄断■◆■◆。艾创科技是国内少数掌握从铸件生产到加工制造全流程的企业。
艾迪精密,顾名思义◆◆■,精密已成为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业务拓展的基石。2005年,艾迪精密的第一台液压破碎锤产品下线台,是“艾迪人”锤炼精密加工能力的开端;4年后,公司液压件板块进入高端化阶段,并成立独立子公司★◆★◆■◆。此后■◆★,艾迪精密先后成立精密刀具、工业机器人等事业部、子公司,都离不开精密加工这一禀赋★★★★■。
抓取、抬升、旋转关节、变换方向、重复动作……在艾创科技生产车间的一侧■★◆★◆,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工业用多轴机器人正在各自的“小房间”进行出厂前的全面性能测试。艾创科技副总经理刘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里每一台出厂的机器人都要经过至少24小时的测试,以确保速度■■、精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合格。
从市场结构看,世界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在中国的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0%,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0%~40%的市场份额中竞争;此外★■★■,国产机器人竞争主要集中于中低端领域,高端领域的国产份额不到5%……这表明★★,高端机器人这一赛道■■,潜藏着可观的国产化替代需求◆■。
在艾创科技车间,由四台六轴“绿巨人”组成的矩阵占据了★★◆★“C位”。只见这四台机器人如同三头六臂般旋转舞动、各司其职,正渐渐雕琢出新能源汽车的车身……据介绍,这是公司新能源汽车四机联动点焊解决方案◆★,即将在今年的中国工博会上向公众展示。
公司两年前开始采购和布局的设备,目前已陆续从欧洲和日本发货,预计将在今年秋季左右陆续运抵国内港口★★★◆。设备投入生产后,艾创科技的产能将提升到当前5倍至10倍的水平。
调研工厂期间,记者发现,略显空旷的车间似乎也暗示着艾创科技的产能不足。李军峰表示,目前,艾创科技的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相比上市公司的其他主营业务较低■★◆◆,主要是因为部分先进制造设备尚未◆★“到岗”■◆,导致公司产能受限◆■■◆。这些制造设备主要从海外定制★■★◆,生产和运输要耗费18~24个月★■◆■■。
艾创科技总经理李军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艾创科技作为艾迪精密旗下单独的机器人业务板块,将致力于成为上市公司主体的四大核心业务支柱之一■★★■。目前,公司拥有九大系列★★★、30多款工业机器人产品,今年将完成多款重载机器人的研发及制造工作■■,产品适用于搬运、分拣■◆■★■、装配■■★◆★■、焊接、上下料、喷漆等多个应用场景★■★◆■。
趁热打铁,2015年,艾迪精密机器人事业部诞生,公司正式进军工业机器人赛道■◆■★■★。2017年,艾迪精密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工业用多轴机器人产品落地◆★★,在经历2~3年的内部验证和测试后,这款“打头阵”的产品推向市场。2020年★★,艾创科技作为独立的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正在积极解决产能瓶颈问题,通过采购先进的制造设备来大幅提升产能◆■◆。预计随着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公司将迎来显著的产能增长。”李军峰表示。
★■■“我们在精密加工赛道拥有深厚的沉淀和积累,有能力自主研发RV减速机。RV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用于将电机的高转速转换成机械臂运动需要的低转速★◆■◆◆■。在完成RV减速机的开发后★◆★◆■,公司进一步发现,产业链下游的工业机器人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李军峰说。
据介绍,艾迪精密在2015年确定了自主研发精密减速机的战略目标。在经历产学研结合等多重努力后,公司获得了多项减速机的知识产权★◆◆★,目前已研发出C、E、N三大系列共计60余款RV减速机。经过长时间的市场验证,公司精密减速机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公司使用的机床等加工设备大多来自海外★◆★■■,国产机床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生产高精度产品的能力。“国产机床的精度和工艺水平,与进口机床存在很大差距,这使我们只能在进口高端设备的帮助下生产高精度产品★★◆★。”李军峰表示,这一现状的扭转和改变,需要整个高端制造设备产业链付出努力■■◆◆★◆。
测试完成后◆◆■★◆,这些工业机器人将运往全国各地的制造企业。刘杰表示◆■■◆,近年来,尽管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但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只增不减◆★★◆,且行业景气度有望稳居高位。
据李军峰介绍,在精密加工这个本领上,艾迪精密常年同国际一线厂商切磋、交流◆◆★◆★。若干年前■★■,在与某国际一线厂商交流时,公司了解到,这家厂商的产品——RV减速机占据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约九成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这让公司看到了一片广阔的蓝海。
“公司的液压件、工程机械等业务板块★■◆■★,都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尤其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等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引发上市公司业绩波动■■★◆。”艾迪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最新培育的机器人板块主要面向一般工业领域及其他非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空间有望不断扩大。作为上市公司的支柱业务之一,艾创科技能帮助母公司有力地对冲传统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工业机械属具◆◆■■★★、高端液压件、硬质合金刀具、储能系统◆◆、工业机器人……在外人看来■◆★■★■,艾迪精密的业务线多元而复杂,产品形形。但“艾迪人★■◆■◆■”明白,无论是传统的液压件★★,还是新兴的机器人◆◆■■,都由■◆◆■◆★“精密”这一核心优势衍生而来。
走进烟台艾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艾创科技”)厂区,一排排崭新锃亮的绿色“机械臂”组成的工业机器人方阵整装待发■★★◆◆,如同即将远征的行军队伍……这家沪市上市公司艾迪精密的子公司于2020年成立,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和RV减速机,正全力以赴成为国产高端大负载机器人的领军企业★◆■。
例如,艾创科技在软件即机器人系统控制技术上★◆◆,仍与海外一流企业存在差距★◆。“公司的部分自研系统正在测试阶段,虽然性能参数尚未达到海外竞争对手的水平,但我们正与高校紧密合作,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共同开发解决方案,并进行场景开发和验证■★。”刘杰说。
这款机器人的研发初衷,正是为了解决客户的一系列痛点★■◆,实现国产化替代。刘杰表示◆■◆,此前,国内某动力电池PACK生产企业长期依赖海外厂家的工业机器人产品;近年来,价格昂贵、交付期漫长等问题日益棘手★★◆★■◆。
艾创科技所在的艾迪精密智能制造产业园坐落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的中心位置◆◆,距离海岸线公里★★■■。也许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艾迪人”除了有精密钻研的毅力,更带着些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质。公司的机器人板块◆◆◆★,正是源于同国际友商的一次交流★■。
除了产能瓶颈外◆■■,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风险依然存在,艾创科技仍需直面痛点,全力攻克★◆★。
现实情况是■★,尽管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方数据显示★◆◆,机器人在世界制造业平均密度为0.74%,我国不足0.7%■◆◆,99%以上依然依靠人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刘杰向记者展示了艾创科技的拳头产品——AT360R2655A工业机器人。据介绍◆■■★◆■,这款机器人的有效臂长为2655毫米,末端负载可达360公斤,在满载情况下可以2.5米/秒的速度运行,能应用于新能源电池PACK以及自身重量较大的工业产品柔性生产线。